您当前的位置: 牛津答题 > 知识库 > 均衡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法
均衡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法
发布时间:2024-04-27 04:23

均衡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 均衡价格

1.1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在某一市场或商品中,供需双方的力量相等,使得市场价格达到稳定的状态。

1.2 形成机制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需双方在市场上互相作用,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平衡供需关系;另一方面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价格,使其回到均衡状态。

2. 供需均衡

2.1 供需理论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上升;当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

2.2 失衡与调整在现实中,市场的供需关系往往会出现失衡的情况,例如供应过剩或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会自动进行调整,例如通过价格的下降或上升来平衡供需关系。

3. 完全竞争市场

3.1 定义与特点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上存在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而无法影响市场价格的一种市场结构。

3.2 均衡条件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即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市场的产量达到最优水平。

4. 局部均衡

4.1 定义与特点局部均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上,供求关系达到均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只受这个市场本身的影响,而不受其他市场的影响。

4.2 应用场景局部均衡主要应用于单个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分析中,例如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受这个市场本身的影响。

5. 一般均衡理论

5.1 定义与发展一般均衡理论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都达到均衡的状态。这种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5.2 主要观点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一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是相互关联的;二是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三是当市场价格达到一般均衡时,整个经济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1 市场失灵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垄断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是外部性使得市场无法完全反映社会成本和效益;三是公共品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品;四是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无法完全反映商品的真实价值。

6.2 政府干预措施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反垄断力度;二是实施环保政策;三是提供公共品;四是加强信息监管和披露力度。